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学生园地 党团活动 正文

一代西迁教授的矢志创新: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严燊和教授采访记

作者:时间:2021-05-21点击数:


 

严燊和,1924年生,中共党员1956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来渝参与创建重庆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曾先后担任传染病与寄生虫研究所副所长、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药物化学与生物材料研究室主任1992年退休,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药物化学家省级劳动模范

2021年5月18日,药学院四位青年学子拜访了严燊和教授对他进行了专访。

国家需要,我就来

严燊和教授是上海第一医学院西迁来渝创建重庆医学院的第一批老专家。1956年,32岁的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接到上级领导的任务安排时,他没有一声怨言,便义无反顾地来了重庆参与创办重庆医学院“既然国家需要,我就来我既然来了,就要把事情做好这是严教授的原话。数十年如一日,他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严教授告诉同学们上海第一医学院有着严谨带着上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来到重庆,基础工作便很快的开展了起来。

做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严燊和教授来重庆时,全国的血吸虫病形式十分严峻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屈指可数临床常用的酒石酸锑钾、硝硫氰胺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受钱惪院长的委托,严燊和教授接下了研发血吸虫药物这个重担。当时条件艰苦,连基本的试剂都没有。他向同学们描述道:当时合成药物没有基础的试剂犹如做衣服要从种棉花开始”。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严燊和教授克服种种苦难,对硝硫氰胺进行结构改造,研发了毒副作用更小的抗血吸虫药物硝硫苯酯及其衍生物后来,看到关于吡喹酮血吸虫病有效的报道后,第一时间合成了吡喹酮并首次对消旋体进行了拆分;当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右旋体没效;左旋体疗效100%”的时候,严燊和教授非常激动。随后,严燊和教授合成了大量的左旋吡喹酮供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使用,为重庆医科大学在血吸虫病研究、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

严燊和教授是个十分谦虚且幽默的人。他打趣自己“一生都是这么稀里糊涂过来的”。在交谈中他告诉我们,做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特别是医学研究基础和临床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不是为了赚钱获取功名的,而是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科研的过程总是艰辛而痛苦的no pain no gain严燊和教授风趣的说。

就像严燊和教授所说的,他一辈子就做了抗血吸虫药物研究这个工作,没有多少论文,没有多少奖励;只是为了国家防治血吸虫病的需要。这是重庆医科大学药学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真实写照;也是药学学科一脉相承的学科精神。

 

要珍惜这个幸福的时代

在采访的最后,严燊和教授寄语新时代的重医学子:你们是很幸福的,要珍惜这个幸福的时代。要做一些真正能够在某个领域里面解决一些问题的事情。问题有大小有难易,但解决问题不在大小,但只要一直不停的往前走就可以。踏踏实实做了工作自然就有功名和成就了。不能光想着成就就不回去奋斗了,前提和结果一定要明确年轻人是有希望的,你们好的年龄阶段,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通过对严燊和的专访,让我们重温了西迁精神、回顾了重庆医科大学的建校历史、了解了药学院的发展史,了解了老一辈药学人围绕国家需要矢志创新的感人情怀,让青年学子深受教育。

(采访:2019级临床药学本科 陈名杰 王璐璐 喻颜欢;2019级药物制剂本科 辛雅

撰稿:王璐璐

摄影:喻颜欢

审稿:靳明榕 蒋君好 冯涛)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 邮政编码:4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