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主办,科研成果办公室协办的药学院“教师学术沙龙”第一期在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图书馆809会议室举办。本次沙龙由学院特聘教授郭祖奉主持,邀请了院内三位老师作学术报告,他们围绕各自研究的领域进行了分享和探讨,吸引了60余名教师代表参与。

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刘俊彦以“‘纵向代谢组学’改善代谢物鉴定准确度”为题,分享了其课题组在利用代谢组学发现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发病机制和干预靶标的研究进展。系列重要发现为代谢物的准确鉴定提供了新思路与理论基础。

化学系教授张永红分享了其团队在“药物导致肝损伤的网络毒理方法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张永红教授团队围绕着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和临床中的安全和有效性评估开展系统性研究,向大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药理学系特聘副教授胡萍萍以“巨噬细胞内钙紊乱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和泡沫细胞形成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在从分子水平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为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开辟了新途径。

报告结束后,参会教师围绕报告内容与三位老师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药学院党委书记蒋君好强调了学术沙龙对学院各学科老师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并感谢学院老师的热情参与。

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有效地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了教师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科影响力,促进了学院各专业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为契机,营造一个更加丰富、高质量的学术环境,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凝聚学术交流氛围。